奴才是指善于侍奉主人的奴仆。《晋书·刘元海载记》:“颖不用吾言,逆自奔溃,真奴才也。”(刘元海即刘渊。)
到清代,满语阿哈(满语:ᠠᡥᠠ,转写:)被译为“奴才”。清朝的宦官面对皇帝自称“奴才”;满洲、蒙古、汉军八旗等拥有旗籍之大臣也自称“奴才”,汉人臣下只能自称“臣”。
鲁迅的杂文《隔膜》说:“满洲人自己,就严分着主奴,大臣奏事,必称‘奴才’;而汉人却称‘臣’就好。这并非因为是‘炎黄之胄’,特地优待,锡以佳名的;其实是所以别于满人的‘奴才’,其地位还下于‘奴才’数等。”。
鲁迅这样说,是由于清朝首崇满洲,汉臣事实上比满臣地位低。旗人(包括满洲人、汉人和其他民族)与皇帝是主奴关系,民人(包括汉人和其他民族)则与皇帝是君臣关系。
现代一般用于讽刺,含有负面意义。
《红楼梦》第三十二回:“这会子又叫我做,我成了你们的奴才了。”
《孽海花》第十八回:“况且没有巴柄的事儿,给一个低三下四的奴才含血喷人,自己倒站着听风凉话儿!”
热门信息
阅读 (14)
1 关于2010年十大语文差错公布的信息阅读 (11)
2 1992年5月6日阅读 (10)
3 还阴债后很困是怎么回事阅读 (9)
4 婴灵是指多大的胎儿 打胎的父母都该知道阅读 (9)
5 八字看配偶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