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夫(拼音:dà fū,注音:ㄉㄚˋ ㄈㄨ),古代东亚职官名。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即有大夫之名,为君主之顾问,无固定员数,亦无固定职务,依诏命行事。《史记·廉颇、蔺相如列传》:“拜相如为上大夫。”屈原曾任楚国三闾大夫,三闾之职,掌王族三姓,曰昭、屈、景。秦统一六国后,大夫为皇帝近臣,秦有中大夫,为郎中令属官。汉代初分为中大夫、太中大夫、谏大夫。汉武帝时,改中大夫为光禄大夫,秩比二千石,为掌议论之官。邪马台国的官吏中有大夫负责外交。日本律令制下的大夫是太政官三位以上、寮四位以上、中国(令制国)以下的国司五位以上官员称号。
热门信息
阅读 (14)
1 关于2010年十大语文差错公布的信息阅读 (11)
2 1992年5月6日阅读 (10)
3 还阴债后很困是怎么回事阅读 (9)
4 婴灵是指多大的胎儿 打胎的父母都该知道阅读 (9)
5 八字看配偶大小